作者:nanke 來源:本站 日期:2019-12-17 瀏覽:234次
建筑行業的大小企業單位都清楚,資質是每個公司的最起碼的標識和特征,有了資質也會有官方認證,才可以擁有參與招標的資格,與其說資質是企業實力的認證書,不如說資質是建筑市場的“入場券”。
然而,一直以來企業資質等級卻成了業務能力的代名詞和投標資格認定的唯一評判標準,這種扭曲的評價體系,使企業資質成為可以交易的“商品”。
2019年即將結束,在過去一年里,建筑業重磅政策迭出,行業風云變幻。總之一句話,“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的改革逐漸落地,接下來是真刀真槍的改革,也會是觸及利益的改革。
簡化、取消資質、真刀真槍?
近年來,一直在提“淡化企業資質”、簡化企業資質標準。資質,作為建筑業企業的“金字招牌”,任何一點修訂或變動都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各項政策的出臺,需認真綜合各方意見,不可謂不慎重。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并印發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自由貿易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涵蓋“試點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等8項內容。
怎么改?
接下來怎么改?方向如何?
1、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
2017年1月,國務院在《“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中提到,要“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在《2017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簡化資質考核條件,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
2、山東、江蘇、河南三省已發文,允許“信用好”的企業超資質承接工程
山東:放寬承攬業務范圍,允許承接上一資質等級的工程。專業技術能力強、能提供足額擔保、信用良好的房建、市政企業,允許其承接資質類別內上一等級資質范圍的工程。
江蘇:擴大承接業務范圍,對信譽良好、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企業,允許其在資質類別內承接高一等級資質相應的業務;
河南:信用等級為AAA(最高)級且能夠提供足額擔保的企業,可在現有資質類別內承接高一等級資質相應的工程。
3、試點“資質告知承諾審批”
2018年1月起,將在北京、上海、浙江3省(市)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試點。
雖然看不到“信用”兩個字,“承諾”背后其實就是企業的信用和自律。
4、取消園林綠化資質后,“信用”成為施工企業參與招投標的重要參考依據
2017年12月25日,住建部官網發布《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管理規定》:
無獨有偶,在取消工程咨詢資質后,國家發改委發文明確,建立行業自律性質的工程咨詢單位資信評價制度,資信評價結果作為工程咨詢服務需求方擇優選擇工程咨詢單位的參考。
可以看到,政府一方面在弱化資質的作用,逐漸放開市場準入門檻,將事前監管轉移到事中事后;另一方面,不斷強化信用監管,完善跨部門的政務信息共享,為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懲戒做準備。
可以預見,沒有良好信用企業,以后可能根本承接不到工程項目!
5、業績和實力
目前來看,針對企業工程業績,主要有兩大變化:
提高“業績”考核指標以“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為例:
同時提出,“對申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一級資質的企業,未進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的企業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對于企業來講,申請資質升級的難度無疑是大大增加了。
嚴查“業績”造假
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的幾項“人員”指標后,除了對企業資產和技術負責人的要求,就僅剩“業績”了。資質申請不通過,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業業績不達標。
此外,住建部也明顯加大了對工程業績弄虛作假的查處力度。近期已有上百家建企因“資質申報材料弄虛作假”被公開通報。被駁回資質申請不說,這些公司的信用也會留下“污點”記錄,并且未來1年內不得再申請該項資質。
幾點預判
通過以上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政策,關于企業資質未來發展趨勢有幾點判斷,僅供參考!
第一、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逐漸簡化、弱化,是必然的方向;
第二、資質會不會全部取消?
全部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哪些資質會被取消?
認為市場化程度高、施工安全質量風險低、不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資質或將被取消!例如:已經取消的園林綠化資質、正在研究建筑施工勞務資質,專業承包資質,將是取消的重點;
第四、哪些資質不會被取消?
認為涉及國計民生、安全質量風險高、技術難度大的資質,短時間內被取消的可能性低,例如:各類施工總承包資質;
第五、沒有取消的資質,未來的改革趨勢?
住建部明確提出要修訂資質標準,簡化資質考核條件,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等指標。試點開展對信用良好、能夠提供全額擔保的企業,取消承攬業務范圍資質限制。
企業經營的核心是信譽與業績,這是資質將引導的方向,也是趨勢。
另外在2019年資質動態核查不得不引起廣大建筑企業重視。那么,資質動態核查,企業應注意什么?
工程業績
眾所周知,自226號文件規定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關于注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考核后, 工程業績就成了資質標準三項硬性指標中(企業資產、技術負責人、工程業績)份量較重的一項。
企業人員
根據226號文件分析,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關于注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考核。
換句話說,并不是所有企業資質都不要求有建造師等企業人員。施工總承包三級資質企業對建造師等人員仍有要求,一級資質、二級資質企業保留技術負責人這一項要求,特級資質另有規定。
因此,人員核查包括:
1、三級資質的注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技術負責人;
2、一級資質和二級資質的技術負責人;
3、特級資質人員改動過后的要求還在征求意見稿中。
隨著資質標準不斷簡化,資質對建造師人數要求基本取消,對企業業績要求逐漸增加,對建企實力的考核從指標導向轉為了結果導向。因此,資質動態核查對人員要求相對業績難度要低一點,但也不可忽視,特別是建造師這一塊。
其他核查內容
資質動態核查內容除企業業績和執業人員要求外,還包括辦公場所、技術裝備等。參照江西省資質動態內容,除業績和人員外,還包括:
1、企業資產情況。提供企業近三年能反映凈資產和負債情況的財務報表;
2、企業辦公場所、工程技術裝備情況;
3、企業的市場拓展和生產經營情況;
4、企業主要經營指標等統計數據上報情況;
5、查詢企業是否存在不良行為信息記錄,有無被投訴舉報,有無虛假投標、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及處罰情況;
6、實地核查企業在建工程項目情況,核查項目工程資料,項目人員從業資格(崗位)證書、勞動合同、社保繳費證明,工程款項支付憑證等資料,核查企業是否存在掛靠、違法轉包、分包等違法違規行為。
那么,資質動態核查合格與否的判定標準是什么?各地的具體內容會有所差異,參照江西省資質核查標準:
合格結論
1、被核查企業提供資料真實有效且能夠滿足資質標準要求;
2、抽檢業績及工程項目符合要求;
3、市場行為方面沒有違法違規行為的。
不合格結論
存在以下問題之一的核查結論為不合格:
1、工程業績造假;
2、企業技術負責人不滿足資質標準要求;
3、企業相關人員數量未達到資質標準人數要求;
3、企業提供虛假人員、設備廠房或業績證明資料;
4、企業在建項目存在違法轉分包、掛靠等違法違規行為;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總結
國家一方面在資質標準上做減法,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另一方面,在監管上做加法,加強了事中事后監管,并不斷地在鼓勵采用智能化提高審批的效率和質量。
建筑企業資質動態核查將常態化。